2016年年度总结和2017年展望
2017-3-6
来源:未知
点击数: 4620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未知
  •   我们在11月份表达了对2017年市场的看好和对2016年12月的谨慎,当时谨慎的理由是定增解禁高峰和美联储的加息,然而,引起市场下跌的永远是没有被预期到的因素,监管层对保险举牌的规范直接打击了新增入场资金,债市危机强化了这次调整,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为2017年定调---将持续了5年的“稳健货币政策”改为“货币中性”,并提出“把防空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下决定处置一批风险点,着力防控资产泡沫。。。。”使得2017年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。12月上证指数下跌4.5%,创业板指数下跌10.12%,2016年首尾两个月成为跌幅最大的两个月。

      2016年全年上证跌幅12.3%,创业板跌幅跌幅27.7%,中证500下跌17.8%。全年以熔断开始,以债灾结尾,全年股市除了1月份外小幅度震荡,慢涨快跌,三次指数调整第一次的熔断,第二次是4月份的权威人士讲话,第三次是年末的规范保险举牌,体现了在去杠杆之后,金融抑制是2016年的股市的主导。即使在PPI回升,GDP稳定增长,企业利润改善的2016年,股市也乏善可陈,因为股市在2016年的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尴尬,比起底部反转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、受到政策支持的房地产市场(前半年),和有着赚钱效应的债市市场,股票市场在2016年显得吸引力不足。

      从微观来看,食品饮料板块涨幅7.43%、建筑材料0.03%成为唯二正受益的板块,个股方面有900支正受益的股票,其中一半以上是次新股和重组股,其余股票集中在汽车、白酒、血制品、周期(化工、煤炭、有色)、地产相关消费品、PPP、壳资源等几个板块上,景气度和预期差是决定股价表现的因素,市场表现出较低的风险偏好。跌幅较大的股票集中在TMT和军工,尤其是前期机构比较认同又估值偏高的股票上,例如奥飞动漫等。这个特点告诉我们,全市场没有阿尔法的情况下只有赚取个股阿尔法,在风险偏好较低的情况下,企业景气程度和预期差是我们唯一能够赚到的钱,且只能赚提前预判和耐心持股的钱。

      2017年比2016年更好还是更差?

      从几个维度来看,首先国际环境。和2016年相似,年初我们又在担心美元加息,美国经济景气抬升之后给全球的紧缩压力,在2016年欧洲和日本不理会美元的加息继续自己宽松的货币政策,而美国也因为全球黑天鹅频繁、美经济不如预期等因素而只加息一次。2017年美新总统上台,特朗普在竞选中的表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,且他针对中国,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在2017年将显著上升;2017年国际形式不一定比2016年差,但对中国而言并不友好。

      从国内情况来看,2016年初对经济预期不乐观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三去一降一补”的供给侧改革,虽然GDP的增速一直保持在6.7%,但微观改善明显。2017年货币中性的提法对经济如何影响是不确定的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淡化GDP增长,强调改革、“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”有利于长远,但对2017年而言均是不确定性。

      国内股票市场确未必会差,泛滥的流动性总要有所去处且大部分只能在国内,那么股票在2017年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好。这是因为在金融抑制和稳定的背景下,股票市场去杠杆比较充分,是最为稳定的市场,相比之下,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被限制,债市去杠杆仍在进行过程中,期货市场经过一年的单边上涨之后进入分化阶段,相对之下股市有比较优势。股票受益于供给侧之后的利润改善、估值具有吸引力,国企改革这个重要的改革也会在股市这个舞台上充分表现,在资产荒背景下股市是不错的选择。没错,资产荒还是存在,巨量的流动性是财富积累的结果,也是过往货币政策的结果,不会短时间内消失。但股市的风险偏好不会提升,业绩、预期差等仍然是选股的主要标准。IPO加速之后中小市值股票整体的机会需要等待。

      综上所述,2017年国际和国内看上去并不美好,根据弹坑理论,股市将是最好的选择。我们以景气度、确定性、预期差为选股标准,以专业的投资者的素质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、耐心等待机会,并在适当的时候敢于果断出手,在波动中赚取绝对收益。

热门评论
  • 暂无信息

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
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5-2017 上海宽奇资产管理合伙企业     备案号:沪ICP备15036809号